后疫情時代,迎來了重免疫的新健康時代。疫情提高了健康管理的意識,催化了疾病預防、生活習慣病和功能病的防治需求。營養和睡眠作為健康的根本入口和信號提醒,成為免疫保障的重要抓手,中西醫結合的健康管理被廣泛認知。綜合運用先進科技與醫學手段的新健康時代,更深入地為人民健康服務,成為中國健康行業持續探索追求的方向。
新健康時代,醫療機構由治療為主向保健型轉型,綠色、早期、長效、低成本的營養、睡眠健康管理成為治療過程輔助、愈后保持、預防保障長期健康的趨勢,多項研究表明發揮臨床營養睡眠的治療、預防、保障和代謝調理價值能夠縮短疾病治療周期和節省治療費用。
營養睡眠產品創新發展正當其時。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了“降低生育、養育、教育成本、堅持預防為主,加強重大慢性病健康管理,提高基層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等重要論述,要求臨床診療機構診療能力和服務水平的進一步提高,要求臨床營養、睡眠、心理診療行為的進一步普及,要求中醫診療服務在婦幼人群的進一步運用。目前,營養的發展階段正處于“吃的營養”向“吃的精準”過渡的階段,通過對精準的體征數據、環境數據,大量實驗數據驗證,分析營養與人體健康的關系,學術的發展推動了營養和睡眠對日常疾病預防和健康保障重要價值的實現。
人民群眾特別是婦幼、慢病人群對營養睡眠的健康需求不斷提高。婦幼人群、慢病人群營養相關疾病高發,新冠疫情的常態化,多種因素共同推動了人們對營養和睡眠的需求。為更好滿足人民群眾的健康需求,國家政策不斷推動臨床營養和睡眠發展。《“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中國婦女發展綱要(2021-2030)》《中國兒童發展綱要(2021-2030)》、《國民營養計劃(2017-2030)》、中醫藥的全面推動、二級以上醫療機構臨床營養科建設要求等系列的國家政策做了營養和睡眠診療的有力推動。中西醫結合的營養和睡眠方案是“互聯網+醫療健康”的重要定位。2018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促進“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的意見》,互聯網線上診療出現規模性增長。營養和睡眠診療服務的婦幼、慢病人群的人群特征和疾病特征決定了線上診療的適宜性。
在后疫情時代,營養和睡眠的管理可以融合中西醫健康理念和診療手段,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系統科學,通過生活習慣改善身體功能,調理功能影響數據,監控數據治療疾病,為人民健康事業提供系統的整體健康管理方案。營養和睡眠產品迎來發展的黃金時期。
所屬類別: 公司動態